原标题:万润科技:股东李志江拟减持不超1%股份无息配资平台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改革是关键词。
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有效带动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到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不断增强金融体系韧性;从做好五篇大文章、以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到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增长动能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同时,要清醒看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较以往更为复杂,经济运行中的困难问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在这一背景下,更要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通过改革、调整和优化金融供给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务。
金融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定深化金融改革,并作出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等重要部署。“健全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调整金融管理部门职责。具体包括,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调整优化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职责,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以压实监管责任、消除监管空白,强化对金融活动的全方位监管。
此次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确保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我国不断深化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监管标准统一、监管效率提升。”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表示,改革体现了实现监管统一和全覆盖的思路,进一步理顺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职能,推动金融管理部门更好地履行相关职责,避免监管空白、监管真空,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
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深水区前行
利率市场化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是金融领域最为核心的改革之一。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不再对金融机构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实现了利率管制的基本放开。这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在整个金融改革的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连平表示,利率管制的基本放开,利率的价格杠杆功能进一步增强,推动金融资源向真正有资金需求和发展前景的行业、企业配置。
此后,虽然利率管制基本放开,但我国利率体系仍然具有明显的“双轨制”特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人民银行着力推动“利率并轨”。2019年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各银行应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中国人民银行同时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报价行在MLF利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险溢价等因素报出LPR,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状况。
此后,贷款定价锚由贷款基准利率转变为LPR,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改革后,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被打破,LPR及时反映了市场利率下降的趋势性变化,有效发挥方向性和指导性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显著增强,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明显下行。
在推动LPR改革过程中,金融管理部门也注重从存款端入手,优化存款利率监管,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从而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让利实体经济。
202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浮动倍数改为加点确定,消除了存款利率上限的杠杆效应,优化了定期存款利率期限结构。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2022年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以来,商业银行存款挂牌利率已经集体下调四轮,虽然中小行与国有大行在节奏上有一定时滞,但整体趋势不变,对于稳定乃至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LPR改革到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深水区前行,有效提升了实体经济对于市场利率下降的获得感,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LPR改革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行86个和90个基点。LPR改革后至2024年6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累计下降165个基点至3.65%;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累计下降201个基点至3.49%。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期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针对部分报价利率显著偏离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的问题,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倾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五篇大文章各领域情况不同,金融服务方向各有侧重。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分类施策、系统推进,不断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
在宏观层面,中国人民银行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筹划,牵头制定《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等政策举措,不断完善五篇大文章制度框架。
在政策层面,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完善激励约束工具配套,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资源精准配置到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2%降到了1.75%,将普惠小微贷款认定标准放宽到单户授信不超过2000万元。
在落实层面,中国人民银行深入开展科技、绿色、中小微企业等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金融服务的能力、适配性和普惠性,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技术能力。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8.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6.5%;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2%;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6.9%,均高于同期全部贷款的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成立了信贷市场司,牵头推进做好五篇大文章工作,今年将从政策框架、激励约束、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稳步推进
2015年,三大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获批;2021年以来,推进政策性银行分类分账改革;果断处置“明天系”“华信系”、海航集团等高风险企业集团,阻断风险传染和扩散;系统重要性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等相关监管规定出台;“一省一策”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持续通过深化改革,调整优化金融供给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务。
潘功胜表示,将强化大型商业银行主力军作用,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推动中小银行回归本源和主业,健全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上更加合理。
其中,中小银行改革持续受到关注。整体来看,我国中小银行经营稳健,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资本实力显著增强,经营和监管指标均处于合理健康水平。不过,也有少部分中小银行在前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风险。实际上,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动作早已有之。近年来,在“一省一策”的政策导向下,以转换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功能定位、规范履职行为为重点,省联社改革加速推进。目前,已经有8个省份农信改革方案落定,其中,浙江、河南、山西、广西、四川选择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辽宁、海南成立省级农商行,江西也已经启动组建江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相关工作。与此同时,多地开始加速设立地市级统一法人农商行,村镇银行兼并重组加速推进。
从实践来看,一些改革重组后的机构实现了稳健经营,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显著提升。从最新的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看,绝大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稳健,特别是24家主要银行评级优良,资产规模在银行业总资产中占比约70%,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压舱石”。从长远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保持金融体系稳定具有坚实的基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何松琳 无息配资平台